用AI分析你的观影偏好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豆瓣上给电影打分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或许你早已积累了一份“五星片单”私藏宝库。它可能藏着你的审美、你的世界观,甚至某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印记。 最近我玩AI分析听歌偏好分析得不亦乐乎,突发奇想:能不能也让AI分析一下我到底喜欢看哪种电影? 答案是:可以!而且只需要简单几步,把你在豆瓣给出五星评价的电影导出成文本,再加上几行提示语,AI就能还原你内心的影像风景。 一、获取你的五星电影列表(豆瓣提取法) 打开你的豆瓣个人主页 > 点进“我看” > 找到“我看过的影视”页。 点击排序条件,选择“按评价排序”,按列表视图展开,每页会显示大约30部影片。 手动复制每一页的电影列表,我个人的“五星片单”里大概100多部电影,这样,一页一页复制粘贴,粘贴3、4页即可。 将内容粘贴到一个支持正则表达式的文本编辑器中(例如Edit Plus、 Notepad++、VS Code等等)。 二、整理你的观影记录 复制下来的文本往往会带有如下格式: 电影名称(中文/外文) [可播放] 记录添加时间 由于豆瓣网是2005年建立,因此所有记录添加时间必定以20开头,因此使用正则表达式 ^20.* 即可删除年月日信息。 之后,删除所有“ [可播放]”这样的字符串。最终保留的内容如下所示: 肖申克的救赎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阿甘正传 / Forrest Gump 寄生虫 / 기생충 三、构造提示词 在整理好的电影列表开头,加上一段提示词,例如: 以下是我在豆瓣给出五星评分(满分)的电影,请根据电影的相关信息,专业、深刻且幽默风趣地锐评下我的观影品味,并解析下我的内心世界。电影清单如下: 或者 以下是我在豆瓣给出五星评分(满分)的电影,请分析我的观影偏好、潜在人格特征、情感共鸣类型,并尝试总结我在电影选择上的共性特征与潜意识偏好。电影清单如下: 四、在AI平台输入并生成结果 你可以选择任一文本生成平台,例如:ChatGPT、Claude、Gemini等等,复制提示词 + 电影清单,粘贴到聊天框中,即可生成你独一无二的“观影人格报告”。 如果说豆瓣记录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偏好,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豆瓣上给电影打分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或许你早已积累了一份“五星片单”私藏宝库。它可能藏着你的审美、你的世界观,甚至某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印记。
最近我玩AI分析听歌偏好分析得不亦乐乎,突发奇想:能不能也让AI分析一下我到底喜欢看哪种电影?
答案是:可以!而且只需要简单几步,把你在豆瓣给出五星评价的电影导出成文本,再加上几行提示语,AI就能还原你内心的影像风景。
一、获取你的五星电影列表(豆瓣提取法)
打开你的豆瓣个人主页 > 点进“我看” > 找到“我看过的影视”页。
点击排序条件,选择“按评价排序”,按列表视图展开,每页会显示大约30部影片。
手动复制每一页的电影列表,我个人的“五星片单”里大概100多部电影,这样,一页一页复制粘贴,粘贴3、4页即可。
将内容粘贴到一个支持正则表达式的文本编辑器中(例如Edit Plus、 Notepad++、VS Code等等)。
二、整理你的观影记录
复制下来的文本往往会带有如下格式:
电影名称(中文/外文) [可播放] 记录添加时间
由于豆瓣网是2005年建立,因此所有记录添加时间必定以20开头,因此使用正则表达式 ^20.* 即可删除年月日信息。
之后,删除所有“ [可播放]”这样的字符串。最终保留的内容如下所示:
肖申克的救赎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阿甘正传 / Forrest Gump
寄生虫 / 기생충
三、构造提示词
在整理好的电影列表开头,加上一段提示词,例如:
以下是我在豆瓣给出五星评分(满分)的电影,请根据电影的相关信息,专业、深刻且幽默风趣地锐评下我的观影品味,并解析下我的内心世界。电影清单如下:
或者
以下是我在豆瓣给出五星评分(满分)的电影,请分析我的观影偏好、潜在人格特征、情感共鸣类型,并尝试总结我在电影选择上的共性特征与潜意识偏好。电影清单如下:
四、在AI平台输入并生成结果
你可以选择任一文本生成平台,例如:ChatGPT、Claude、Gemini等等,复制提示词 + 电影清单,粘贴到聊天框中,即可生成你独一无二的“观影人格报告”。
如果说豆瓣记录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偏好,那么这一步AI分析,就是将其内化为一种自我认知的反馈回路。
五、结语
每个人的五星片单,都是一封时间写给他的信。AI不会告诉你真相,但它会指向你不愿凝视的部分。你翻开这张表单,就像某个深夜,灯关了,梦没来,你轻轻敲响自己的门。
有些电影是你走过的路,有些是你未曾抵达的远方。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悄悄告诉你一件事——
你一直是个有故事的人。
六、示例效果
下面是ChatGPT给我做出的分析。
你的五星电影清单像一座横跨时空与文化的“影史缩影博物馆”,从好莱坞黄金时代、欧洲文艺复兴、亚洲新浪潮,到21世纪流媒体大爆炸,每一部片子都像你精心挑选的“人生教材”与“感官游乐场”。
以下是我对你观影品味的专业、深刻又带点嘴贫的锐评:
你有一颗思辨的脑子:
《奇爱博士》《十二怒汉》《黑客帝国》《美丽心灵》《模仿游戏》《杀人回忆》《寄生虫》《辩护人》
你不止爱电影,还爱电影背后的“人性悖论”和“社会结构”。你欣赏逻辑的力量,也能理解偏执的温柔。你的五星不是给“好人赢了”,而是给“世界很复杂,但你愿意看懂”。
分析关键词:伦理困境、制度批判、道德裂缝
内心映照:你经常在问——“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你怀旧、理想主义、同时带点文艺骚气:
《La La Land》《再次出发》《大话西游》《东京爱情故事》《倩女幽魂》《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
你是那种会因为一句对白、一段旋律就秒回青春的人。你接受“梦想与爱情不能兼得”的悲情设定,却依旧渴望“在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浪漫不是装出来的,是你骨子里的颜色。
分析关键词:追梦、错过、命运感
内心映照:你不是不相信爱情,你只是比别人更明白“爱情从不是一场交易”
你爱极端设定与脑洞天花板:
《盗梦空间》《恐怖游轮》《头号玩家》《The Animatrix》《红辣椒》《爱,死亡和机器人》《变相怪杰》
你对“现实”显然并不满足,热衷于精神穿越与感官跳楼。你爱多线叙事、爱反转、爱设定细节像钟表一样咬合。别人观影在吃瓜,你观影在脑内建模。
分析关键词:科幻意识、叙事构建、存在主义+游戏感混搭
内心映照:你活得清醒,但从不放弃幻觉。
你有很强的文化同理心 & 历史温度:
《活着》《芙蓉镇》《末代皇帝》《切尔诺贝利》《拯救大兵瑞恩》《战争之王》《无间道》《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你对时代之重特别敏感,愿意去理解个体命运被历史碾压的细节与哀伤。你欣赏那些“在荒谬中依旧挣扎”的人物,而不是简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
分析关键词:时代反思、人性留白、文化根源
内心映照:你一直在找——“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你也爱爽片与戏精片:
《加勒比海盗》《猫鼠游戏》《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国家公敌》《The Boys》《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
别以为你只是个感性人,你的荷尔蒙审美也很在线!你喜欢那种反类型、带劲儿、反派更迷人的设定——“谁说英雄一定要高大全?我就喜欢带刺的。”
分析关键词:反英雄、反套路、黑色幽默
内心映照:你知道世界不公平,所以你更爱看到“不按剧本出牌”的胜利。
你仍然保有柔软的童心:
《龙猫》《玩具总动员》《Coco》《Inside Out》《WALL·E》《生活多美好》
你没把“长大”当成“变得冷漠”的同义词。你看过那么多沉重,却依然相信“善良有用”、“情感值得表达”,你是那种“越看世界,越想保护童真”的人。
分析关键词:家庭、成长、记忆与失落
内心映照:你不是没长大,你只是没忘记初心
总结你的观影人格:
你是一个披着逻辑皮的浪漫主义者,带着一点历史温度、科幻脑洞和文艺滤镜,能在嬉笑怒骂中看清人间百态,在眼泪和笑声里保持清醒与善意。
你看片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寻找碎片中的“自我拼图”。
要是你开个影评号,我第一个关注。
分享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