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蒸發70億!美國政府關門引爆經濟炸彈,全球經濟或遭池魚之殃
2025年10月1日零時,美國聯邦政府因資金斷供再次陷入“停擺”,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官方運作中斷

此前,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已提前向各聯邦機構發出指令,要求其在9月30日午夜資金正式耗儘後,立即啟動既定的有序關閉計劃。
這下麻煩大了,數十萬聯邦僱員得無薪休假,連關鍵崗位的人都得白乾活,還有80萬公務員可能要失業,每週經濟還得蒸發70億,這爛攤子到底誰來扛?
風波再起,一場精心算計的“政治秀”
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不少窗戶的燈悄悄滅了。這不是為了省電,而是美國聯邦政府,差不多有七年沒這麼折騰過了,又一次「關門大吉」。
白宮的網站上,甚至掛上了一個倒數計時的鐘,看著時間一分一秒走,提醒大家這政府「停擺」了多久。
好端端的政府,為啥說關就關?說穿了,就是管錢的「鍋子」。美國政府每年花的錢,需要國會點頭批准。
但這回,眼看到點兒了,錢還沒批下來。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家,就像吵翻了臉的鄰居,在錢該怎麼花的問題上槓上了,誰也不讓誰。

民主黨覺得,老百姓的健保補貼不能停;共和黨則想著,得多花點錢把邊境管得更嚴實點兒。就這麼著你爭我吵,錯過了最後期限,政府只好先「關門」歇業。
不過啊,這次關門和以前有點不一樣。總統川普先生這回顯得特別「沉得住氣」。那邊都快火燒眉毛了,他還有閒心去看高爾夫球賽。
有專家就琢磨了,川普政府這回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可能想藉著關門這個機會,把一些他們覺得不重要的政府部門來個“大瘦身”,甚至可能讓一些暫時回家“休假”的僱員,再也回不來了。

這招要是真的,那可真是把政治玩出了新高度。
其實,美國政府關門這齣戲,可不是頭一回上演。從1976年算起,前前後後已經鬧十八回了。
短的一兩天,長的那次,在川普第一任期裡,足足關了35天才消停。所以說,這幾乎成了美國政治一個甩不掉的怪毛病,隔幾年就要發作一次。

代價慘重,70億美金背後的真實傷痛
政客們在華盛頓吵得歡,但這政府關門的真金白銀和民生代價,最後還得落在普通老百姓和小企業主的肩膀上。
有人估算,這麼關一天門,美國經濟就得損失掉將近10億美元。一個星期下來,那可是70億打水漂!這錢要是堆起來,多壯觀。
最直接的,就是那差不多80萬替聯邦政府工作的人。

政府一關門,他們就得被迫放無薪假,這個月的房貸、孩子的學費、一家老小的吃喝,一下子全沒了著落。想想都替他們煩惱。
有位在政府做了三十年的老員工叫湯米·傑克遜,他和妻子都是政府僱員,上次關門讓他們家損失了差不多六千美元工資,心疼得直跺腳。
除了他們,那些靠著政府合約吃飯的小公司,也可能因為收不到款而撐不下去。
咱們老百姓的日子也跟著受影響。想趁著假期去逛逛黃石公園那樣的大國家公園?對不起,吃閉門羹了。

想辦護照、申請簽證或拿綠卡?等著吧,啥時候政府開門了再說,隊伍排得老長了。
就連咱們吃的藥、買的食品,負責安全檢查的部門也慢了半拍,這心裡能踏實嗎?還有那些靠政府食品券過活的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孕婦和孩子,這打擊來得更快。
但別以為關門只是美國自己的事兒。美國畢竟是全球經濟的老大,它這一“感冒”,全世界金融市場都得跟著“打噴嚏”。

原定要發布的經濟數據延後了,投資人心裡就沒底,市場波動就更厲害。時間一長,大家對美國能不能管好自己都產生懷疑,美元的信譽、美國國債的穩定性,可能都會被打上問號。
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當然啦,也不是所有部門都徹底歇菜。當兵的、管監獄的、維護航空安全的這些關係到身家性命的關鍵崗位,還得繼續盯著看。
社保金理論上也還能發,郵件也照常送,但這服務品質和效率,那就大打折扣了。

結語
美國政府關門這齣鬧劇,表面看是共和黨、民主黨爭預算、鬥意氣,深裡瞧,暴露的是美國那套政治制度有時候真的「轉不動」了。
各種制衡扯皮,最後變成了「誰也別想做成事」的否決政治。一次次的關門,傷的是美國老百姓的生計,耗的是美國經濟的元氣,丟的是超級大國的臉面。 CNN說得挺狠:「超級大國的風光到此為止」。
一個連自家門都常常關不嚴實的國家,又怎麼能讓世界放心依靠呢?這回每週蒸發七十億美元的教訓,希望能給那些爭權奪利的政客們敲響一記警鐘。
分享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