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廣州「捉鬼」!一天捕捉幾十隻,網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8月26日,廣東江門開平地下700公尺的山體中,正式運作了一台龐然大物-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JUNO)。這不是電影裡的外星基地,也不是網路傳說中的“靈異裝置”,而是中國科學家花了十年時間打造的“超級眼睛”,它的任務,就是每天捕捉幾十隻“幽靈”。

科學家廣州「捉鬼」!一天捕捉幾十隻,網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8月26日,廣東江門開平地下700公尺的山體中,正式運作了一台龐然大物-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JUNO)。這不是電影裡的外星基地,也不是網路傳說中的“靈異裝置”,而是中國科學家花了十年時間打造的“超級眼睛”,它的任務,就是每天捕捉幾十隻“幽靈”

消息一出,網友們滿屏調侃:「科學家在廣州地下捉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時間,嚴肅的科學研究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這場地下700公尺的「捉鬼行動」到底有多神秘?科學家為何不惜十年光陰、傾注數十億資金,只為追蹤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粒子?

「捉鬼」的第一步,是挖洞。為了屏蔽地面上的宇宙射線幹擾,科學家選址在山體深處,足足挖進了700公尺的岩層。這個距離,相當於230多層樓的高度反著。深處地下,還得挖出一個44公尺深的水池,把整個探測器「泡」在裡面。

施工隊一度想放棄。地下水每小時噴湧500噸,幾乎每隔一小時就要抽一次水;岩石中還釋放出大量放射性氡氣,對科學研究人員的健康構成威脅。為了安全,團隊專門設計了通風系統和淨水設備。

核心裝置是一個直徑35.4公尺的巨大玻璃球,內部灌注了2萬噸液體閃爍體。這種液體看起來像水,其實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神水」。只要中微子與液體發生哪怕一丁點反應,立刻就會發生微弱的閃光。

包裹在玻璃球外的,是4.5萬個「黃金眼」光電倍增管。它們的任務,就是把這微弱得像螢火蟲一樣的訊號放大一千萬倍,變成可以解讀的電訊號。

這些“黃金眼”,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不僅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本還只有進口產品的四分之一。當初日本企業斷言“中國人做不出來”,結果被中國科研團隊用11年時間徹底打臉。

中微子到底有什麼用?它的神秘之處在於,雖然無所不在,卻幾乎不與其他物質發生作用。它們來自太陽、超新星、地球內部,甚至是人體內部的鉀-40衰變。每天,光你體內就能「製造」出4億個中微子。

科學家想透過研究中微子,去解開一個千古之謎:為什麼宇宙裡只剩下正物質,而反物質幾乎消失不見?如果中微子的質量排序能被搞清楚,這個問題就有可能被解答。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存在,中微子可能知道答案。

這個計畫不只中國參與,全球也在跟進。美國的DUNE、南極的“冰立方”、日本的“頂級神岡”,都在研究中微子。但相較之下,JUNO在靈敏度、規模和資料擷取效率上都更勝一籌

美國DUNE計畫花費30億美元,預計2031年運行日本「頂級神岡」投資3,200萬美元,而JUNO只用了20億人民幣,卻造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微子探測器。

這並非中國第一次涉足中微子研究。早在2003年,王貽芳就提出了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方案,在深圳的大亞灣核電廠旁建造地下實驗室。從建隧道到安裝設備,工程飽受爭議,但成果卻震驚國際。

2012年,大亞灣實驗取數僅55天,就發現了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混合角θ13的數值得到首次精確測量。這項成果也為後來的JUNO實驗奠定了技術基礎。

王貽芳的堅持,是這個計畫的靈魂。他是中國大陸首位被丁肇中親自招入門下的學生,曾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MIT工作。回國後,他毅然投身於中微子的研究。

面對質疑,他告訴團隊:「科學如果一開始就承諾能發現什麼,那這個發現一定不會特別重大。」他堅信,只要設備足夠完備,答案終將浮出水面。

科學家為何選在江門建這個裝置?這裡距離陽江核電廠和台山核電廠都剛好是53公里。這是中微子「振盪」最敏感的位置。就像調廣播一樣,53公里就是最清楚的「頻道」。

實驗室選址講究連風水師都自嘆不如。科學家不是在抓“鬼”,而是在精準地“調頻”,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這台「捉鬼」裝置不是一次性工程,它的設計壽命是30年。

未來,它也將升級為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裝置,進一步研究中微子是否為自己的反粒子。如果這一點得到驗證,將改寫整個粒子物理模型。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國際科學界普遍承認的「新物理」突破口。一旦突破,可能帶來比「上天入海」更震撼的理論變革。

網友調侃“科學的終點是神學”,其實背後是對未知的敬畏。中微子像極了「鬼」:穿牆入體,不留一絲痕跡。但科學家不是用桃木劍,而是用4.5萬個光電倍增管,用十年時間、十億資金,去捕捉宇宙的蛛絲馬跡。中微子不會附體,但它可能藏著宇宙的起源密碼。

建這個實驗,難的還不僅是技術。中微子研究很難“立竿見影”,也很難帶來商業回報。有人質疑:“花這麼多錢,值嗎?”王貽芳說:“有些科學,不是為了立即應用,而是為了人類認知的突破。 

就像電磁波剛被發現時沒人知道能用來打電話、上網;中微子的價值,也許幾十年後才真正顯現。在JUNO運作的每一天,都是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一小步,但也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

在這場「地下700公尺的捉鬼行動」中,中國不僅沒有落後,反而已走在世界最前面。這,不只是一次科學研究項目,更是中國科技軟實力的集中體現。

中國科學家在地下700公尺的「抓鬼」實驗,不是迷信,是時代的里程碑。中微子研究,看似玄乎,其實是探索宇宙本源的關鍵一步。在這場科學與未知的對話中,中國已經坐上了主桌。

分享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喜欢 0
不喜欢 不喜欢 0
爱 0
有趣的 有趣的 0
生气的 生气的 0
伤心 伤心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