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不跟中國載人合作!天宮太空站第1位國外太空人:飛行時間確定

誰的損失大?歐空局宣布不跟中國進行載人合作,卻不知道中國沒有了ESA的航太員合作,還是有其他國家跟中國合作。不,環球時報已經發布了中國太空站——也就是天宮太空站國外太空人飛行時間的計劃,這將是中國太空站第1位進入的國外太空人,也將是中國太空站上的重大轉折點,所以,沒有了ESA,依然會有國外太空人飛行

ESA不跟中國載人合作!天宮太空站第1位國外太空人:飛行時間確定

誰的損失大?歐空局宣布不跟中國進行載人合作,卻不知道中國沒有了ESA的航太員合作,還是有其他國家跟中國合作。

不,環球時報已經發布了中國太空站——也就是天宮太空站國外太空人飛行時間的計劃,這將是中國太空站第1位進入的國外太空人,也將是中國太空站上的重大轉折點,所以,沒有了ESA,依然會有國外太空人飛行

當然,這事情也說明了中國太空站的開放性,中國太空站未來的擴張將繼續推動國內外的合作,那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詳細看看情況。

原本以為──歐洲太空人才是最快進入中國太空站的

的確,對於中歐之間的航太合作,其實最初大家是最看好的,因為雙方合作真的太好了。

早年的時候,中歐太空人也進行了相互的培訓,彼此的訓練,來進行載人太空船的經驗交談。

例如:歐洲曾經還派遣過兩名太空人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和馬蒂亞斯·毛雷爾在我國接受培訓,來自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三名太空人在抓緊時間學習中文,預計未來會搭乘飛船前往中國「天宮」太空站等等,可以說雙方都是非常真誠的合作。

而且這些國家的航太員訓練也非常好,都指向了中歐之間航太進入到了甜蜜期。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2023年的時候,歐空局(ESA)的立場發生了改變,居然公開指出,不再有興趣與中國合作進行載人太空探索,也就是不參與中國空間站載人合作計劃了,這樣的轉變讓不少人當時都驚呆了。

而且在公佈出來之後,最為關鍵是說要參與國際太空站的一部分任務,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歐空局(ESA)的「花花心思」其實大家都明白,就是頂頭上司的轉向問題。

所以,帶來了這樣的變化過程,讓很多人都很驚訝,但是話說回來,沒有了歐空局(ESA)的載人合作,其實我國航太也還有國外太空人合作。

這次說明的就是其中一個,也只是我國對外公佈的國外航太員,未來在我國繼續擴張之下,必然也會有更多,這主要看我國航太如何安排了,而且歐空局(ESA)就算是不跟中國合作,在未來也必然會看到更多的國家跟我們合作,不走方案ESA就不行嗎?

所以,在其他航太領域,沒有歐空局(ESA)的問題,其實也有不少歐洲國家參與我國太空任務,比如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就有,嫦娥七號任務,甚至未來的嫦娥八號任務,月球科研站任務等等,都會看到。

所以,合作才是正確的道路,這樣才會突破自己的航太界限,實現更強得成就,ESA不跟中國進行載人合作,損失的只是自己。

這不,沒有歐空局的太空人,我國依然還有國外太空人,而且這也是我國當下唯一公佈的國外太空人合作,來新消息了。

中國太空站第一位國外太空人:飛行時間確定

到底是誰呢?我國就簽署了一個國家的航太員,其實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巴基斯坦的航太員,按照新一輪的消息指出,為籌備此次任務,巴基斯坦太空與高層大氣研究委員會已向巴基斯坦全國徵集科學實驗提案。

目前已有300項實驗入圍候選名單,可望納入此計畫。同時,在10月的時候,巴基斯坦將選派兩名巴基斯坦公民來華,在中國接受為期一年的航太員培訓。

所以,這基本上可以說明航太員的選拔是確定了的,已經完全執行好了。

接下來2名巴基斯坦航天員就要跟中國航天員一起訓練,並且為後續的任務執行做準備,不過,依照我國的計劃說明,雖然這次看到了2名巴基斯坦航天員來進行訓練,但是任務的終點是1名航天員進行任務的執行,所以,這將是2選1的模式,真的還是有點不忍心了。

好不容易都走到了這一步,對於兩位巴基斯坦的航天員來說,肯定都是期待自己飛行,但是根據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規劃與合作實際進展,1名巴基斯坦航天員將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參加1次聯合飛行,在軌期間除了完成乘組的日常工作外,還將承擔巴方科學實驗的操作工作。

所以,最後只有1名巴基斯坦航太員參與任務,那什麼時候要進行飛行呢?會在神舟二十一號任務之下嗎?

從時間來說,我國神舟二十一號在本月就要執行飛行任務了,這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因為神舟二十號3名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傑預計在軌執行大約6個月的任務週期,然後在10月下旬返回,那麼,按照常態化的情況來看,按照一周的時間進行任務交接,神舟一號大約二十日。

但對於這次任務來說,不會看到國外太空人參與任務,這次也看不到巴基斯坦太空人飛行,這次報道明確說明了,入選者完成系統性訓練後,計畫於2026年進入中國太空站執行為期一周的任務。

所以,在2026年才會參與飛行任務,這次是看不到的,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神舟二十二號任務,神舟二十三號任務的執行了,一旦完成飛行,中國太空站將會迎來重大的轉折點,畢竟這是中國太空站第一次迎來國外航天員參與任務,並且進行飛行。

未來的話,可能成為常態化

因為中國太空站對外開放,未來可能還會看到其他國家太空人參與中國太空站飛行,雖然當下相對來說,我國公佈的國外太空人參與計畫跟第一批次科學實驗計畫名單,17國的參與差異很大。

但是專案跟航太員合作是兩碼事情,這必然存在差異化,只是未來肯定會更多,我國航天開放,還會帶更多的國家參與,特別是在未來中國空間站從三艙位升級到六艙位之後,將全面提升更多的實驗,更多的航天員在上面執行任務的可能性,那個時候的話,必然也會看到不一樣的情況。

所以,這會大家看到巴基斯坦太空人執行任務,似乎就沒有後續了一樣,其實並不是,這只是我國可能公佈出來的一部分,未來必然還可能會看到更多。

只要我國進行國外太空人的任務起步合作了,那也就會有後面的,這是趨勢化。

在國際太空站退休之後,可能中國短期還會成為唯一,那時候的航太格局轉變必然也會出現,值得期待。

分享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喜欢 0
不喜欢 不喜欢 0
爱 0
有趣的 有趣的 0
生气的 生气的 0
伤心 伤心 0
哇 0